2020年11月,中国和西班牙联合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4266:2020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whole shoe — Flexing durability《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耐折性能》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这是第1项中国主导制定的整鞋试验方法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在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项鞋类国际标准。 物理机械性能是影响鞋类产品耐穿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其中整鞋耐折性能更是基础指标之一,可以直观反映出帮面、衬里和鞋底等重要部件和鞋子整体质量。因此,该国际标准也成为ISO/TC 216内目前P成员国参与度最高的一项标准,共13个国家参……
作为晋江市引进的国字号创新平台之一,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下属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简称“晋江院”)去年启动扩建,目前二期建设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相比以往,晋江院扩大了两倍多,研发、培训、检测等综合服务能力也随之提升。 走进晋江院新的办公大楼可以见到,箱包实验室、皮革恒温恒湿室、纤维含量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一间间崭新的实验室已经启用,不少全新的实验设备也已经进场,鞋类检测中心已是一片繁忙。院长王文琪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办公面积原本只有3000多平方米,现在达到10000平方米。扩建后新增了不少设备,研发、检测仪器设备达到200多台套,具备第三方检测检验资质。 王文琪表示:我们……
2020年12月12-13日,第十三届寰宇生产力论坛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年会在北京市召开,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生产力促进奖”,对致力于促进行业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皮革行业绿色制造技术开发及评价体系建设”项目获得2019年度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二等奖;丁志文副院长获颁2019年度生产力促进(服务精英)一等奖。 “生产力促进奖”是2003年经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国科奖社证字第0083号)的奖励,是我国生产力促进、科技服务领域的重要奖项,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负责评审与授奖工作,现已经具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皮革标准化和检测中心是专门从事国家皮革工业标准化、皮革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综合业务的权威技术机构。 中心的实验室 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的认可。质量监督检验业务接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每年都由CNAS组织进行各类评审。中心的检验和检测报告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具有最高的检验质量和准确性。因此,中心的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专业和质量的象征。中心还在CNAS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 中心的测试仪器 齐备、先进。物理和机械性能检测实验室的恒温恒湿条件控制精密,可以开展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专业领域的所有材……
国家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科技部批准、在原全国皮革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国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2003年经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社会公益性单位,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我中心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作为联系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桥梁,主要服务对象是皮革、制鞋行业的企业、相关单位和个人,包括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市场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和转让服务、企业管理和质量认证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培训、人才中介、组织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活动等服务,目前,我中心已构建了科技、信息、人……
皮革和制鞋行业国际工业分包中心(以下简称国际工业分包皮革和制鞋中心)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权框架下,依托国家皮革和制鞋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工业信息中心、全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全国制鞋标准化中心等机构的优势,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工业分包中心的标准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的基础上,自主二次开发出符合中国皮革和制鞋产业实际环境的,能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分包中心信息资源库对接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企业资源库”和支撑系统。届时,在以“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企业资源库和供求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皮革和制……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标委综合函〔2008〕29号),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其编号为SAC/TC305,英文名称为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305 on Footwear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第一届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行业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深专家所组成的55名委员组成。张淑华任主任委员,杨承杰、张广闽、王振滔、沙淑芬、李苏任副主任委员,戚晓霞任委员兼秘书长,董为民、林和狮、戴金清任委员兼副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皮革和鞋研究院有限公司。其中大专院校2……
11月6日-9日,中轻集团总经理俞海星分别赴皮革院所属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江公司)和中轻控股所属中国轻鑫工程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公司)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任建平陪同参加调研。 在皮革院所属晋江公司,俞海星听取了晋江公司主要负责人关于企业成立以来经营发展情况的详细汇报。俞海星对晋江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经营管理和市场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晋江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予以表扬。俞海星指出晋江公司自成立以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密切贴近市场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并和当地政府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各项……
2017年11月17日,国家认监委组织专家对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检测中心承担的2017年国家认监委a类能力验证项目“cnca-17-a12皮革摩擦色牢度的测定”进行验收。此次能力验证共133家实验室参加,覆盖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纤维检验局(院、所)、民营或外资检测公司实验室。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机构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检测中心的汇报并对能力验证结果报告进行了审查和现场质询。专家充分肯定项目实施机构的工作成果,项目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符合gb/t27043-2012《合格评定能力验证……
今天,在漳浦举行的2017年中国皮革业发展论坛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颁发了最新的“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 2017年“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在原有“科技创新项目奖”的基础上增设“科技创新人物奖”、“科技创新企业奖”和“新锐科技企业奖”。首次申报从2017年4月开始启动,截止2017年9月,共有28家企事业单位和9位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申报。 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依照相关章程规定,组织评审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初审、形式审查、函评,并依照分数排位对申报项目进行终审,经过专家投票确定“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空缺、“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4项、“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8项、……
近日,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杨院长一行莅临真皮大世界考察调研,真皮大世界项目总经理徐三豹热情接待了来访贵客,并详细介绍了真皮大世界的进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表达了一定将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理念坚持下去的信念。 杨院长在考察过真皮大世界现场后对真皮大世界建设成生态环保型专业市场表示肯定,并结合行业趋势,以专业的视角分析认为真皮大世界的发展前景和商机是可以预见的。对项目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服务辐射从原料到成品、从现货到期货等做法表示赞赏。真皮鞋材产业是有长久生命力的产业,值得给予更大的支持与投入。 得知真皮大世界将于明年农历二月初一正式开业并举办真皮鞋材国际博览会、鞋博会以及皮业高峰论坛,杨院……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鞋标委)第二届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鞋标委主任委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鞋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顾问杨承杰,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长朱岩,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聂玉梅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18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为深入贯彻国……
研究优化从含铬皮革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按分子量大小对胶原蛋白进行分级,对胶原蛋白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胶原蛋白原料的活性基团和平均分子结构。 研究胶原蛋白的聚氨酯改性技术,开发聚氨酯改性胶原蛋白皮革填充剂产品;研究胶原蛋白的酚醛树脂改性技术,开发酚醛树脂改性胶原蛋白皮革复鞣剂产品;研究胶原蛋白的氨基树脂改性技术,开发氨基树脂改性胶原蛋白皮革填充剂产品;研究胶原蛋白的丙烯酸树脂改性技术,开发丙烯酸树脂改性胶原蛋白皮革复鞣剂产品。 研究从染色后皮革废弃物中同时提取胶原蛋白、染料和复鞣剂,改性后开发皮革染色填充剂产品。
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皮革超微粉体及其在合成革中的应用技术 成果简介: 以含铬皮革废弃物、废旧皮革为原料,经过切粒处理、纤维松散、水分调节、超微粉碎后得到超微皮革粉体。经马来酸酐、丙烯酸表面改性后用于合成革的湿法移膜层,将天然皮革的成分引入到合成革中,提高合成革的吸湿透湿性能;也可以应用于皮革的涂饰工序,提高皮革涂层的透湿性能和手感。本技术具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皮革废弃物的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参数: 超微皮革粉体粒径: 10 ~ 25 微米 合成革透湿度: ≥1.8mg/cm 2 ·h 合成革吸水度:≥18%
研究将微胶囊化的交联剂与涂饰剂混合,由于微胶囊壳壁的保护作用,在产品保存过程中交联剂不与涂饰剂反应,而在涂饰后的干燥、熨平等操作中微胶囊发生破裂,释放出来的交联剂与涂饰剂反应,完成交联作用,从而可以避免交联剂的抛洒浪费,防止交联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将微胶囊化的增塑剂加入到涂饰剂中,在涂饰剂涂覆成膜后增塑剂可以通过微胶囊壁缓慢释放出来,可以防止增塑剂迁移所带来的涂层脆裂问题,从而达到长期、持续增塑的目的。 研究将微胶囊化的抗氧化剂通过复鞣填充、染色加脂等工序加入到皮革中,通过微胶囊壁缓慢释放出来的抗氧化剂可以长期、持续地防止皮革中的三价铬被氧化为六价铬,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皮革……
研究使用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皮革工业废弃物中提取大分子胶原蛋白,用于生产胶原蛋白涂饰剂。再从余下残渣中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用于复鞣剂的生产,使绝大部分的皮革固体废弃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将其回用于皮革生产,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将提取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进行纯化,并用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进行改性,得到系列水性改性胶原蛋白涂饰剂,提高蛋白类涂饰剂成膜性能和耐水性能差、不耐湿擦的缺点。 开发高效水性无醛交联剂,配合胶原蛋白涂饰剂使用,提高涂饰剂的耐水性能,并不对环境造成额外的污染。 开发系列改性胶原蛋白涂饰剂和交联剂的最佳应用条件。
技术成果 成果名称:利用皮革废弃物生产胶原蛋白复合纤维技术 成果简介: 提取皮革废弃物中的胶原蛋白,经过纯化改性后,与聚乙烯醇共混制备纺丝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生产聚乙烯醇 - 胶原蛋白复合纤维;提取皮革废弃物中的胶原蛋白,经过纯化改性后与聚丙烯腈共混制备纺丝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生产聚丙烯腈 - 胶原蛋白复合纤维。制备的胶原蛋白复合纤维具有吸湿保湿性能好、舒适性好和染色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参数: 胶原蛋白含量: 10%-45% 纤度: 1.0 ~ 8.0 dtex 强度: 1.8 ~ 4.0cN/dt 伸长率: 29%~58% 回潮率: 6~15%
通过研究氨基酸及胶原蛋白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确定胶原蛋白上各反应点的位置和反应条件,揭示胶原蛋白的聚氨酯改性原理。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线型、支化型和水性)的聚氨酯改性胶原蛋白产物,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通过对合成的改性产物进行聚集态结构表征揭示聚氨酯改性胶原蛋白的构效关系。
研究皮革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提高皮革废弃物的可粉碎性能。研究皮革废弃物的超微粉碎控制技术,降低皮革粉体的粒度和改善其分布情况。研究超微皮革粉体的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和酰氯化改性技术,提高粉体的分散性能和与其它材料的共混稳定性能,为超微皮革粉体的应用打好基础。
完成碳化二亚胺交联剂预聚物合成原理的研究及含亲水官能团物质与碳化二亚胺预聚物反应原理的研究。在优选不同分子链段的基础上,对比不同保存条件对产物放置稳定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不同 pH 值条件下,产物的稳定性。讨论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物达到预期聚合度时,反应时间的变化。